金喆新能源 | 2024-06-06
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概念解析
儲能技術,作為一種能夠將多余能量在需要時釋放的技術,已經成為當前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它不僅能夠平衡能源的供需關系,還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為可持續能源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是指利用氧化鎂磚來實現能量儲存并將儲存的能量用于供暖的新型清潔能源供熱技術。不同于蓄電池、儲能電池等儲存電力的設備,氧化鎂磚儲能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儲存在設備內部,因此,該技術又可被稱為氧化鎂蓄熱供暖技術、氧化鎂儲熱供暖技術,又因為該系統中所用氧化鎂為固體磚型材料,因此,它被更廣泛的稱為固體蓄熱供暖技術、鎂磚蓄熱供暖技術等。
從上文可以做2點簡要概述:
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儲存的能量是熱能,不是電能;
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儲存的熱量產自于電,電可以來源常規電網,也可以來源于光伏發電、風能發電等間歇電力。換個角度來講,不產自于電的能量不能通過該技術實現存儲,比如廢氣余熱,比如不能發電、只供熱水的太陽能系統等。
為什么選擇氧化鎂作為儲能供暖的介質?
在《儲熱式電鍋爐儲熱介質的選擇與分析》一文中,我們做過詳細論述。簡單來說,氧化鎂蓄熱材料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
儲熱密度高,每m3可以儲存500°電產生的熱量,相比之下,每m3水只能儲存58°電,熔鹽只能儲存200°電。
可承受的溫度變化幅度大。根據嚴格質量標準生產的氧化鎂磚,在反復的電-熱轉換、熱-熱交換仍可保持性能穩定,金喆新能源固體蓄熱鍋爐所用鎂磚更是敢承諾終身質保,20年不粉不壞。
絕緣性佳,這不僅可以保證在接入較大電流時減少故障,更使10KV/35kv高壓電直入鍋爐體成為可能,讓超大功率電供暖技術得以推廣,在幾十萬平米的整鎮整縣供暖項目中大顯身手。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的氧化鎂蓄熱材料包括95#鎂磚、92#鎂磚、鎂鐵磚、相變蓄熱磚等為主。雖然固體儲熱技術以性能穩定著稱,但并不是所有的固態儲熱介質都能達到設計標準,有些儲熱介質被詬病較多,甚至使有些用戶到了談之色變的程度。經過多年的行業發展,95#鎂磚和92#鎂磚以儲熱密度大、導熱系數和導電系數均適宜、狀態穩定性佳等優點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市場口碑更好,應用也更穩定。
氧化鎂儲能供暖系統簡介
一種典型的蓄、放熱循環系統如圖所示。

氧化鎂高溫蓄熱體結構示意圖

氧化鎂儲能供暖系統經濟性分析
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是使用電加熱技術輸出熱水的鍋爐系統,所消耗的燃料為電,主要運行費用為電費。由于每消耗一度電產生的熱量都是860 kCal的熱量,因此,在滿足同樣的供暖供熱需求的前提下,假設所有電供熱技術的熱效率一樣,那么,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和其他電供暖技術的耗電量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氧化鎂儲能供暖耗電量集中在電費便宜的谷電時段,當地谷電價格越低,電費也就越低,一般至少低30%-50%。當地峰谷電價差越大,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和其他電供暖技術的運行成本差也就越大,其經濟性也更明顯。
除了消耗谷電之外,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還可以接入無法上網的光電、風力發電,實現間歇電力消納,甚至可以建設新能源儲能供熱站。
金喆新能源氧化鎂儲能供暖技術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