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喆新能源 | 2024-04-16
最近遇到很多在可行性方案階段的用戶,他們都會關心一個主要問題——固體蓄熱電鍋爐的耗電量和運行費用如何計算,本文以供暖應用為例,做簡單說明。供暖用固體蓄熱電鍋爐的耗電量,一般是以一個供暖季為周期進行統籌計算。
不要直接用采暖設計熱負荷指標去估算耗電量
在進行計算之前,我們必須先分辨清楚2個概念——采暖設計熱負荷指標和建筑物耗熱量指標。這2個指標是不完全相同的兩個概念,但在實際測算中卻常常被混淆。
采暖設計熱負荷指標,是指在設計室內外條件下能耗量,其值是按設計規范計算得到的為確定最不利工況時達到室內溫度所必須設計的采暖設備的依據,也就是鍋爐在最冷時段為保持供暖溫度所需要的最大輸出功率。在實際項目中,我們通常利用該指標來計算蓄熱式電鍋爐的輸入功率(即加熱功率)和輸出功率,這樣即使是在最冷時段,鍋爐輸出的熱量依然能保持室溫,但在其他時段,鍋爐不需要全負荷運行也可保持室溫。
建筑物耗熱量指標,是指在采暖期間,為保持室內計算溫度,單位時間內單位建筑面積消耗的、需由室內采暖設備供給的熱量,是在全采暖期間內的耗熱量的平均值。這個數據是什么意思呢?舉例,某建筑物的采暖設計熱負荷為60W/㎡,也就是說最冷天最冷時段每小時最大的熱量消耗量60W/㎡,但是全天只有在夜間某些時段能達到最冷的熱負荷,白天氣溫會上升,熱量消耗量會降低,整個供暖季每天的氣溫也是在波動的,天氣好溫度高時熱量消耗量低,連續低溫天氣時熱量消耗量就高。因此,如果想要計算整個供暖季實際耗熱量,就得把各個時段實際耗熱數據相加,這樣會很麻煩。為了簡化計算,便有了建筑物耗熱量指標。
例如,北京地區采暖設計熱負荷指標不宜超過52.0 W/ m2,建筑物耗熱量指標不應超過20.6 W/ m2。
采暖季內每平米耗電量和運行費用計算方法
有種常見的說法是,在整個供暖季,固體蓄熱鍋爐每平米耗電量=鍋爐輸入功率*一個供暖季內總的谷電時長÷供暖面積。
通過上面對采暖熱負荷指標和建筑物耗熱量指標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這種計算方法所對應的情形是鍋爐整個供暖季都保持最大熱輸出功率,這樣計算出的耗電量遠高于實際耗電量。很多項目我們也無法得知建筑物耗熱量指標,那應該如何估算耗電量呢?
這里我們通常引入一個新的參數來進行估算——平均熱負荷系數,即一年或一個供暖期內平均熱負荷與最大熱負荷之比,系數取值一般在0.45-0.6之間,即我們假定平均熱負荷為最大熱負荷的一半左右。供暖季越長,取值越大。
具體耗電量的方法為:
一個供暖季每平米的耗電量≈鍋爐輸入功率*一個供暖季內總的谷電時長*平均熱負荷系數÷供暖面積
有了耗電量,就能計算每平米的電費:
一個供暖季每平米的電費成本=每平米的耗電量*谷電價格
計算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