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喆新能源 | 2023-02-20
最近不斷有客戶來電咨詢利用谷電儲熱技術供蒸汽的方案,本文我們簡單對谷電儲熱供蒸汽的經濟性做分析。
為什么近兩年谷電儲熱產蒸汽方案開始逐漸被接納?
谷電蓄熱技術從2010年前后在國內萌芽,隨后在供暖領域得到了爆發式應用,但其工業應用一直沒有打開局面,究其原因是,按原來燃煤、天然氣、電燈能源價格,谷電產蒸汽的經濟性并不明顯,且較高的初始投入門檻也讓用戶望而卻步。而自2021年開始,受燃煤和天然氣價格上漲影響,工業供蒸汽的價格持續上漲,浙江、山東、廣東等多地工業蒸汽供應單位調整蒸汽價格,供氣企業蒸汽價格從原來的220元左右上漲至300元+、400元+,導致不少工廠的用能成本持續上漲,用汽企業的生產經營大受影響。
相比之下,在可再生能源電力占比越來越高的趨勢下,電力價格反而呈下降趨勢。同時,在電力市場改革的背景下,峰谷電價差也持續拉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利用低谷電熱儲能實現穩定低成本的高質量工業蒸汽供應,愈加現實和可行。
谷電產蒸汽的2種方案
目前,市場上利用谷電供應蒸汽的技術路線有2種:
路線一:在谷電時段加熱熱水至225℃左右,并將水存儲在蓄熱器當中,當需要蒸汽時,采用減壓裝置產生符合要求的蒸汽。這種方案需要配備體積比較大的高溫高壓儲水裝置。
路線二:在谷電時段加熱蓄熱體,并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儲存在蓄熱體內。當需要蒸汽時,將蓄熱體內的熱量供給 給 蒸汽發生器,然后通過蒸汽發生器供應蒸汽。這種方案產汽速度快,蒸汽壓力穩定可控。
金喆新能源的谷電供蒸汽方案采用的是第二種方案,目前可穩定供應0.8MPa以下的蒸汽,整個系統不屬于壓力容器,無需監督檢驗。
金喆新能源谷電蓄熱產蒸汽經濟效益分析
金喆新能源谷電蓄熱產蒸汽方案,采用的是固體蓄熱蒸汽機組,該機組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1.降低噸蒸汽成本。
產生一噸蒸汽耗電量約為700KWH-800KWH,在乘以當地谷電價格,就能粗略計算出谷電供蒸汽的噸蒸汽成本。供應不同壓力的蒸汽,成本上下有波動,需要具體核算。
2.參與用戶側儲能,獲得調峰收益或補貼。
固體蓄熱鍋爐擁有削峰填谷功能——在夜間用電量較少時,電網無法消納的電量給固體蓄熱電鍋爐加熱,固體蓄熱電鍋爐會將熱能儲存在鍋爐體內,當需要供熱時再把儲存的熱能釋放出來。如此將夜間的余電轉化為熱能,即降低了供熱能耗又利用了棄電,一舉兩得。
3.大功率供蒸汽可直接用10KV高壓電接入,為用戶免去大額的變壓器增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