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喆新能源 | 2022-05-20
以張家口的供暖情況為例,張家口市區及以南,民用住宅的采暖熱負荷指標可選用 50W/㎡,北部及壩上低區氣溫較低,民用住宅的采暖熱負荷指標可選用 70W/㎡,谷電時間段為 12 小時。按照這個指標折算,10000 平米的采暖面積在張家口及以南地區需要配套 1000KW 的設備,市區以北及壩上則需要 1400KW 的設備,市場蓄熱供暖設備售價約 1000~1500 元/千瓦。折算每平米的價格市區及以南約 100~150元/㎡。市區以北約 140~210 元/㎡。此價格為設備投資價格,不含配電。配電每平米折合費用應該在 70~100 元之間。
按照這個采暖熱負荷指標,一個采暖季折合成耗電量約 70~140KWH 之間(1KWH 就是一度電)。按照張家口谷電電價標準 0.15 元/KWH,采暖期谷電加熱費用在 13.5~21 元/㎡之間,加上水泵電耗、熱工、水費、折舊,每㎡增減的費用應在 3 元左右。則采暖期運行費用總計在16.5~24 元之間。
天然氣的理論熱值在 8600kcal/m³左右,實際供應的天然氣熱值一般在7800~8100cal/m³之間,天然氣鍋爐的熱效率在 92%左右。固體蓄熱式供熱機組的電熱轉換效率在 95%以上,一度電加熱產生的熱量約860kcal,折算約 9 度電產生的熱量等于 1m³天然產生的熱量,這樣就可以比較費用了,按照一個采暖季每平米耗電量約 70~140KWH 之間,折算成天然氣耗氣量為7.78~15.56m³。一立方天然氣按照4.2 元測算,燃料成本為 32.7~65.4 元。加上水泵電耗、人工、水費 3 元/㎡,運行費用在 35~68 元之間,經過對比可以看出,用天然氣采暖是固體蓄熱供暖的 1~2 倍,超過 3 倍也不稀奇。且氣源不穩當,價格波動較大,很難保證供暖質量。
直熱式電鍋爐、碳纖維、地熱膜等采暖形式,不具備蓄熱功能,因此在保證供暖效果的情況下每平方米消耗的電量一點也不會少,只是他可以減少人工、水泵電耗(采用熱風供暖)、水費。每平米按照 90~140度電來測算,峰谷平均電價按照 0.8 元/KWH,則一個采暖季運行費用在 72~112 元之間,是谷電蓄熱供暖的 3~5 倍,就算不是 24 小時供暖,做到很高的自動化水平,也得是谷電蓄熱供暖的 2~3 倍之間。且直熱電加熱的設備都是 380V 或 220V 供電,變壓配電費用更是高昂。
因此從對比數據上來看,只要是煤改氣、煤改電,谷電蓄熱雖然投資成本略高,但運行費用低、供暖效果好,從供暖效果上可達到集中供熱的水平。
此對比是在一個前提下,如果想達到供暖效果,每平方米就得需要這么多熱量才能熱,通過總消耗熱折算成燃料消耗量來對比的,因此你不管采用什么供暖方式,都需要設備產生這么多熱量送到用戶家中去。不存在運行時間長短、自動化控制先進與否等偷換概念的問題,如果條件不同,不保證采暖效果的情況下,則計算數據會有很大出入。